作者: 胡玉发 来源: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: 2023-05-09 10:07
胡玉发
在我刚记事的时候,百姓的生活水平普遍都很低,一年四季能吃饱饭都难,更别提买新衣服了。“新三年,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”,身上的衣服补丁摞补丁,实在没法穿或出门走亲戚,为了体面些,买不起新的,就去二手货摊上去买。
据历史记载,卖二手衣服的传统在宋朝就有了。清朝道光年间,有首《估衣街竹枝词》里这样写道:“衣裳颠倒非半新,挚领捉襟唱卖频。夏葛冬装随意买,不知初制是何人。”有的是衣主没钱时,把好衣服送到二手货摊上去卖。二手货摊主把这些衣服分成三六九等,转手卖给有需要或生活困难的人,从中获利。
二手衣,既有卖旧衣的含义,也有这些衣服便宜,要买估估价就行了的意思。虽说是二手货,但也不能太旧,即便是刚做好还没有穿,自己觉得不合适,卖给二手货摊也得按旧衣服的价钱。当时这些二手货摊位多摆在曹州(菏泽)老城东方红大街或固定的地段,繁华多人的地方。
卖二手衣的人除了眼尖识货,还必须会大声吆喝,唱的词都是现编的。他们看什么人卖什么货,词合辙押韵、诙谐幽默,调和谐婉转、抑扬顿挫。干这一行的叫卖方式,也是所谓的“曹州一绝”。
看到西边过来一位中年男子,卖二手衣的立刻举起一件女皮大衣冲他唱:“哎——你看这件大皮袄哇,里子绸缎毛色好哇,大哥买去给大嫂,大嫂穿了满街跑哇,人人见了都夸俏,都说大哥人真好哇。嘿!疼媳妇,爱大嫂,钱不多,花得少哇,您给三块零五毛——!”说得男人满脸带笑,在这欢快的气氛中就成交了。
看见东边一位老年妇女一直在徘徊不定,卖二手衣的就拿起一件衣服对着开唱:“这件女马褂呀,可真是不算旧呀,周身绣花边呀,是吉祥金银线呀。到红白棚里坐呀,准是那上等客呀,出去办点事吧,显得那么阔呀——!”周围人有鼓掌叫好的,有撺掇老太太买的,还有帮着砍价的。见老太太已经有意了,他必得翻过来看看标的价码,一是那么多衣服的标价他也记不住,二是也让买方看看。假如标的是十五元,看后心里有数了,就又大声吆喝:“嗨——!瞧瞧吧,那个买了吧!我舍老本送大妈呀,我跺跺脚,咬咬牙,减三元!再减三元……老太太高兴掏钱买了走人,卖家找准下一个继续施展才华。
虽然卖二手衣的是以夸张吆喝、明降暗长的方式推销货物,但平心而论,在这里买的东西都不贵。当时很多穷苦百姓为了遮体御寒,一般都到这来买衣服,花更少的钱,却解决了生计中的大问题。在几十年前那个贫穷的年代,卖二手衣起了物资交流的作用,而以现在的眼光看,一是物资的再利用,二是有利于环境的保护。